BNUZ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BNUZ快讯 > 正文

BNUZ快讯

教务处举办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

来源:教务处 |审核人:胡嘉骢| 发布时间:2021-04-13 | 浏览量:

审核人 胡嘉骢

本网讯(通讯员 赖洪标)为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教师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并加以应用,4月9日,教务处在励耘楼B301举办了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邀请5位教师分享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探索与成果,来自各学院(部)50余名教师参加了活动。

交流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吴成年副教授首先以《中国文化专题》课程——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为题做了经验分享,他和课程团队在十多年的《中国文化专题》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多年来课程团队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不断提升思政素养、筑牢“四个自信”、奔赴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和大中小学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讲好中国故事,赢得良好的国际口碑和赞誉。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李晓文副教授做了《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格物致知育新人的主题分享。在物理学专业基础课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物理中的人文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崇高的人生追求,李晓文副教授尝试在“普通物理实验”教学过程融入物理人文思想,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接着,艺术与传播学院陆丹副教授做了《媒体创意与策划技巧》课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分享。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激发学生新闻传播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国际商学部蓝裕平教授做了《经济现状与前景预测》课程——从竞争、选择和发展的角度解读中国经济的主题分享。该课程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去理性看待经济现状及经济事件,认识到国家发展与民族、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帮助学生们建立家国情怀,并认识到为国家安全和发展做出贡献,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责任。

最后,法律与行政学院钱正荣副教授做了《公共关系学》课程——培养优秀的“社会舆论工程师”的主题分享。该课程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公关策划等训练,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意识,强化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提高文化素养和法治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公关职业素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本次交流会为我校教师搭建了一个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场教师认真聆听后纷纷表示,作为课程思政的推进者和立德树人的实践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发挥更强的课程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