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UZ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BNUZ快讯 > 正文

BNUZ快讯

社团拟扩域至社区 公益协会成学年亮点

来源:校记者团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1-10-21 | 浏览量:

审核人

随着我校十周年校庆临近,在主题名为“十年校庆,百团争辉”的社团大道活动上,120余个学生社团分隔间排列在校道两旁,施展浑身解数,各显神通,招募新一届会员。已经作了五年宿管的潘敏琼羞涩地说,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也能参加截拳道、跆拳道社,“学了也可以防身啊,可惜我不是学生”。
记者为此询问了北师大校团委书记李春波,他笑言,今后的社团活动区域有望扩大到社区,“不仅学生,教职工及其家属都可以参加”。

社团发展实行优胜劣汰

在“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上,北师大目前已经拥有学生社团218个,分为学术、体育、实践、文娱四大类,覆盖了社会实践、科技、学术、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李书记说:“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我个人看来,社团生活可以协助学生在完成学业之余,达到较为完善的人格境界。大学是让你读书、思考、学习的地方,丰富的社团生活可以焕发学生的青春活力。”
据悉,学校将在今后一年内,以14所学院部为单位,每个单位拟增加约20个社团,届时整个学校的社团总数将增至近500个。社团的申请程序比较简单,只需10位学生联名提出申请,由学生自己制定社团章程,活动目标,方向以及寻找指导老师,然后将材料交由校团委备案即可。目前实践类社团约有五六十个,在所有社团中占大多数。“社团数量是动态的,有能力的社团会靠着整个社团成员的才干能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资源,然后一届一届地办下去,而跟不上步伐的社团将会因参与人数减少,活动不受关注而被淘汰”。

公益服务类社团是今学年亮点

据了解,本次社团大道的亮点是一批公益服务类社团。“我认为,劳动创造价值。现在的学生农村教育、实践太少,对于劳动,对于社会责任认识不够。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影响下一代”,李书记说。
一般的公益服务类社团都划归为实践类社团,记者注意到,唯有社工协会属于学术类社团。这支去年才建立起来的社团以“助人自助”为协会工作宗旨,经常组织同行外访活动,并走进社区开展各种社区活动。据该协会冯绮璇同学介绍,协会管理层与其他社团有所区别,协会内部实行“内阁制”。“我们采取的是“总干事—干事—干事助理”的治理结构,即通过竞聘产生总干事,总干事组阁,进行岗位设置与人员安排”。目前该协会已招募新会员200余人,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科班与非科班出身人数各约占一半。当记者问及这种构成是否会影响社工工作的专业性时,冯同学说,“社工最重视的是一颗助人自助的心,当然我们也会以工作坊的方式教授新会员一些操作性高的基本技能。”

扩大社团服务区域至社区

自打从广西老家来到北师大珠海分校,除了一天9个半小时的工作外,宿管潘敏琼几乎每天都会在学校再逗留两三个小时,用来打卡,开会,交接工作等。来珠海六七年,她只去看过一次渔女。由于住在学校附近外围地区,距离市区比较远,出行耗时长也不方便,她很少出行逛街。再加上丈夫和孩子都在老家,自己一人住在珠海,家里又没有电视,潘阿姨每天的娱乐就是打打毛衣,去附近同事家窜窜门,所以她表示很想参加社团活动。

社团联合会副主席伍锦松同学称,本届社团招新共有八千至九千名同学加入,“除了学生,本学年还有教师子女报名参加轮滑社、滑板社等社团,真希望下一年不仅仅是学生,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校园生活”。与此同时,李书记表示,“社团是个性化选择,我们希望可以实现社团区域扩大至每一栋宿舍楼,每一层楼,形成社区社团”。

文::彭心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