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理论到实践之旅——“金一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
6月27日上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08级学生从观摩幼儿教师优秀教学课例开始,拉开了小学期课程《国内幼教实务》的序幕。如何将专业课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转换为学生的能力,成为实践教学拟解决的问题。
在进入“金一幼儿园”之前,学生们已经分组设计了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材料,拟订幼儿团体游戏活动方案。在“金一幼儿园”的两周里,同学们全天候上课、观摩、研讨,从早晨8点开始到晚上7点30才能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个不断收获的过程,原来理论知识并不是脱离实际的枯燥之物,而是能指导实践教学的宝贵经验的总结与提升。在这次幼教实务课程中,同学们在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教学技能、幼儿园班级管理以及幼儿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为理想找到支点——广州卓越教育之行
为了建立一个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教育经营实际、运用所学知识、锻炼教育经营能力的实践平台, 2011年6月26日至7月22日,教育学院38名实习生前往广州卓越教育机构分布在广州的部分培训学校实习。
6月27日,在卓越教育机构总部会议室内,几位富有教育培训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分别以“公司发展与企业文化”、“业务概况与组织架构”、“服务意识与服务礼仪”为题,向实习生介绍了卓越教育机构的建设、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当前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实习生初步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教育经营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学习到许多在课堂上接触较少或不容易理解的知识。随后,卓越教育机构又为实习生安排了两天的专项培训,内容分别为:“中小学教育现状与招生政策”、“市场营销”、“社区选址”、“社区服务”、“辅导班运营模式”、“一对一运营模式”等,学生更多地了解到教育经营从理念到现实的转换过程,认识到教育经营需要认真做好的工作是那么多、那么复杂。
专项培训后,学生分散到卓越教育机构的同和、岗顶等校区,跟随指导教师观摩、实习,真切地感受教育经营的酸甜苦辣——将自己的项目推销出去需要克服多少困难、招生面临的巨大的同行竞争压力、对招收来的学生进行“卓越”式的教育成败的风险……
回顾近1个月的实习,同学们收获颇多。大部分同学感到劳顿的实习过程与安逸的学校生活存在巨大的反差,这是同学们始料未及的。学生具有天真色彩的理想与现实产生碰撞,严酷的现实本身对学生起到了教育作用——“理想需要真实的支点”。实习之后,同学们了解到教育经营无小事,真正的教育经营不是夸夸其谈就能实现的,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去做。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与培训实务》课程圆满结束
7月17日,以夏令营形式开展的小学期实践课程《中小学心理素质拓展与培训实务》在丽泽楼D306教室为家长进行了汇报表演和总结。至此,历时10天的夏令营落下了帷幕。
此次夏令营由教育学院与卓越教育机构联合举办,共有29名中小学生作为营员参加。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及生活科学专业的35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夏令营实践课程。同学们与营员进行一对一观察,他们每天运用平时所学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对营员观察并记录观察日志,记下营员的生活和活动点滴,总结出营员的性格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统一交给营员家长。
本课程通过各种有趣的团体活动展现出来。7月11日,城市生存活动在中山大学校园宣布开始。本次活动一共分为九组,每组需要在珠海市区赚够自己返校的路费。九支队伍的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到很多赚钱方法,并将之付诸行动。最终每个组都成功地挣到了回程的路费。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是他们挣到的第一笔钱,虽然数目不大,但这一天的经历是难忘的。当他们一张一张数着自己赚回的辛苦钱时,也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与辛苦。
7月14日上午,同学们到达了体验生命之旅的第一站——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这里,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以及生命诞生的奇妙,深刻体验到了自己生命的珍贵以及对父母深深的感恩之情。第二站是前山老人院,同学们陪老人聊天,和老人们一起分享水果,最后同学们一起为老人表演了手语歌“感恩的心”,祝福老人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下午,同学们到达了生命之旅的最后一站——合羅山墓园,在墓园里伴着沉重的哀思,同学们将折好的百合花献给了那些逝去的人们。短短一天,同学们看遍了生、老、病、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以及来之不易,并且开始去思考生命之意义。借着此主题,指导员陪伴着同学们读了家长写给孩子的信。读完信后,很多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并将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记录了下来。最后,在感恩的心的音乐声中,一天的活动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训练中小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探索及奉献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们在体验中学会珍惜、感恩,同时也让在校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聆听健康,如沐春风——记《健康促进和健康心理学》课程
教育学院在小学期教学中特别聘请了世界卫生组织功能与残疾专家、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所长、著名的康复心理学专家邱卓英教授来我校开设课程,总学时数为十六个学时。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及来自外院的学生约九十人选修了该门课程。
邱教授系统全面地讲授了当代健康模式与健康促进的理论与方法和当代健康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干预模式与方法,针对不同的慢性疾病,以及残疾、老年、女性健康心理学所关注的问题与方法,并为学生在课堂上作了健康的测试练习。邱教授还全面介绍了当代《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该课程是应用心理专业首次聘请国内顶级专家讲授健康心理学的课程。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这个课程的系统学习,掌握了当代健康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扩大了知识面,了解了心理学在健康、医疗和社会服务相关领域的相关情况,为今后从事社会实践以及就业奠定了专业基础。

实践之行,发现之旅——记新加坡游学之旅
2011年6月28日,学前教育和应用心理两个专业共12人在张豹老师的带领下从北师大珠海分校前往新加坡进行为期15天的游学活动。自新加坡机场步出的那时起,我们便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苗师范学院以及小小学庭的领导、老师们对我们热情的欢迎。与此同时,这片宁静中洋溢着自由与欢乐气息的土地更是使我们增添了一百万分的好奇。
在新加坡的学习主要分成了研究讨论和实践体验两部分。在研究讨论方面,我们不仅初步认识了新加坡的整个教育体制,还学习探讨了目前其学前教育领域所采用的一些优秀课程模式。为了更好地了解、体验新加坡的学前教育,游学成员分成小组进入OCC、ITT、TMJ、AMK、MBS这5所小小学庭不同年龄段的班级当中,进行了约5天半的“浸泡式”学习。实践初始,大家都被种种繁琐的保教工作弄得头晕脑胀的,但幸运的是,园所老师们亲切的指导,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观察、思考中适应园所的工作。一连串的保教工作虽然让大家身体疲惫,却真实地感受到了实践的珍贵,再好的理论要是没有实践的体验都是悬在金字塔顶端的一片浮云。结合在新苗师范学院里对新加坡双语教学、绘本课程、方案课程等课程模式的学习与探讨,我们一步步弥补着自身的不足,吸收着优质的教学经验,并在最后都完好地完成了实践考核。在此过程中,大家也逐步发现了小小学庭多样化的环境布置、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人文化的园所管理,老师们灵活多变、充满激情的教学以及孩子们独立、自信与活泼的个性体现。作为教育者,我们深深地在心中慨叹:这里的一个个细节都充分展示着新加坡孩子优良的生长土壤。
转眼间为期半月的小学期新加坡游学之旅已悄然落下帷幕,新加坡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美好回忆,也让我们体验了新加坡与众不同的学前教育模式。这短暂的游学之旅不仅让我们开拓了崭新的国际视野,收获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学习了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增强了保教的实践技能,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新两国之间互帮互助、和谐发展的成果。

走进台湾,领略生活科学的奇妙——记台湾之行
台南应用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学校,其生活科技学院与教育学院是实践教学合作单位。该院拥有完善而先进的实验室教学设备,并聘请业界专家为主讲教师,在去年台湾的本科评鉴中名列前茅。
参加本次游学的学生共有18名,以教育学院家政学专业的学生为主。生科学院非常重视首次互派项目,教师们已经放假了还专门返校为我们学生授课,服饰学专家陈鸿助校长、营养学专家李宁远院长都亲自授课,学院还专门安排老师负责接待,生活方面也无微不至,他们的友好和敬业使我们深受感动,同学们非常庆幸选择这个项目,认为不虚此行。
本次游学为期两周(6月27日-7月10日),主题是“生活科学综合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烹饪(中餐、小点、烘焙)、衣物洗涤、房务客务整理、婴幼儿看护(按摩、瑜伽、辅食制作)、T恤印染、参访老年机构及老人院等,所有以上内容均以实践或操作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