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UZ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BNUZ快讯 > 正文

BNUZ快讯

北师大校友欣然命笔赞我校

来源:北师大新疆校友会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06-03-15 | 浏览量:

审核人
初冬的荔枝园 (北师大新疆校友会秘书长 任伊临) 去年十一月下旬,我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参加校友会理事会。张锐教授领着我们走在翠木夹道、绿草铺地、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去食堂吃午饭。路上,他指着路右侧一座绿荫覆盖的小山说:它叫荔枝岛。果实成熟时,人们可以上去随便摘,只要在门口称一下,论斤付钱就行。价格便宜,很少钱就可以买上一斤。张瑞教授的话使我心中一动:呀,这就是我多年想要观看的荔枝树?!碰巧下午会议没有安排活动,我何不乘这空挡,到初冬的荔枝园转转。观赏一下荔枝树,浏览一下荔枝园,以满足我多年的夙愿。 通往荔枝园的道路是一条石块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时虽初冬,却丝毫没有冬天的感觉。因为满园的树木,不管是乔木还是灌木,依然草色青青。我踏着高低不平的石块向荔枝园走去。路的左边是白墙红顶的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右边是铺设红色塑料跑道的操场。在这两处建筑物的周围满是草坪和树木。挺拔的椰子树、棕榈树、低矮的铁树、剑麻,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乔木和灌木。他们在初冬阳光的照耀下,生长在天鹅绒般的草坪上,错落有致,组成一幅优美的南国风景画卷。 我漫步在通往荔枝园的小道上,除了小鸟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外,听不到任何声音,周围静悄悄,安静极了。此时整个地区只有初冬的太阳和略带暖意的海风来光顾,我被阳光和海风包裹着,全身暖烘烘的,不得不脱掉夹衣。我缓缓地走在和煦的阳光下,不自觉地和我的住处乌鲁木齐比较起来。这儿没有白皑皑的积雪,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灰蒙蒙的天空,没有钢铁水泥的森林。我可以尽情地享受满眼的青翠、和煦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走在这清静幽僻的地方,我好像走进了一个美妙的绿色世界,真正体会到了生态环境和谐的美。 荔枝园三面环溪,中间有一座长满荔枝树的小山包。我踱过石桥,跨过流淌在荔枝园东麓的小溪,沿石级走上了生长着荔枝树的小山,眼前的风光一变。原来错落有致的景色不见了,满眼所见是绿油油的荔枝树,一棵紧挨着一棵向山顶延伸,盖满山体。蓊蓊郁郁的一片,好像是妙龄女郎披着墨绿色的披纱。荔枝树近两人高,椭圆形羽状复叶密密麻麻地顶在树枝上,既似一把把小伞挡住了初冬的阳光,又似一张张笑脸仰视着初冬的阳光。树和树枝叶相连,有如人们手拉着手在山坡上跳舞。走进树丛,黑黝黝的,好像进了原始森林。 踯躅在荔枝树下,我不禁想起了杨朔的名篇《荔枝蜜》。他在文章中描绘了四月份的荔枝树和为酿造荔枝蜜而辛勤劳动的蜜蜂,歌颂了为人类做出了无私奉献的蜜蜂精神。文章说“……荔枝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乘着月色采花酿蜜。”“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既看不到如花的嫩叶,也看不上浅黄色的小花,更看不见为酿蜜而奔忙的蜜蜂。可是我却想象得出开满小黄花的荔枝树,想象得出满树荔枝花开时蜜蜂忙碌的情景。我虽然没有看到荔枝园的春色,但却看到了初冬阳光下的荔枝林。他们仿佛被深绿色的画笔涂抹过一样,绿得逗人,绿得有灵气。微风过处,树叶相撞,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轻轻的哼唱着南国初冬韵律的赞美歌。我轻轻地和着风声,悠悠地踩着树荫,登上了山顶。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上面长着半枯的野草,倒给人以初冬的感觉。空地北端有一座二层小楼,门前栽着一棵三角梅。小楼倒没什么特色,三角梅却十分耐看。它攀楼而上,直达房顶,深红色的花朵,成团地簇拥在一起,开满一树,有如在墨绿色的荔枝园上点燃着一支火炬。 按常理,人在山顶,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周围的一切,可在这儿却不能。因为它四周都被密匝匝的荔枝树包围着,挡住了视线,看不见山下的景物。满眼所见,依然是一簇簇似小山的荔枝树。我站在荔枝树旁,仰视山顶开阔地上空,湛蓝、湛蓝的苍穹里,只有几朵轻如游丝的白云在漂浮。初冬的暖阳张开无私的手,静静地抚摸着荔枝园中的一切,这座小楼、这株三角梅 、这片荔枝林。它既给荔枝园增添了几分宁静和妩媚,又让它透着几分神秘的色彩。 我穿过山顶的开阔地,在荔枝树的拥抱下,沿着“之”字形的山路西下,到了山麓。眼前的景色又一变。如果将荔枝园东面的景色比作亚热带初冬时分的西欧风景画,眼前的风光,则是描绘了初冬南国的中国式山水画了。墨绿色的长满荔枝树的小山,在这一幅山水画的右面,成为近景。山水画的主体是沿山流淌着的一条小溪。溪水清而浅,各种形状的大小石块裸露水面,连散乱在水底的鹅卵石也一览无余。小溪两边长满野草和各种树木,几只三角梅的枝条从草丛中伸出,成簇的红色花团,和绿色的草木相映成趣。挂在西天的太阳将西岸草木的倩影投到溪边和溪水里,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和绿色的倒影。抬头北望,黛色的状元山紧贴蓝天,笼罩在近似雾气的薄云之中,成了山水画的远景。 荔枝园的美不只是长着荔枝树小山包的美,而是和她脚下的小溪,周围的环境和谐地搭配在一起的整体之美。荔枝园所在的小山,属半圆形的凤凰山支脉,它南连凤凰山,东西北三面都被溪水包围,极像微型的半岛。长有荔枝树的小山不高,由于兀立于平野之间,就有了山的风韵;长有荔枝树的小山不大,由于有荔枝树的遮挡,就让人摸不着边际;长有荔枝树的小山上没有亭台楼阁,由于长满了荔枝树,和它东面、北面开阔的草坪比较,就多了几分秀气。加上环山的小溪,流淌的溪水,在秀气之中又多了几分活泼。水光山色使初冬的荔枝园遍体透绿,玲珑剔透,犹如一颗翡翠,镶嵌在风景如画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成了分校得个独具特色的风景亮点。 越过小溪,围绕着荔枝园遥看四周,可以清晰地看到散落在黛色的山峦下,绿色树丛中,高低起伏,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现代化建筑群。东面状元山脚下有学生宿舍、学生广场、教师公寓。西面凤凰山脚下有国际传媒设计学院、图书馆。南面有体育中心、生态化看台、游泳池。北面的平野上,有一号、二号教学楼、百年纪念广场、京师家园……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建设仅三年,就已完成了二期工程的建设任务,在校生已达一万两千多人,成了万人大学,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建校道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师生们就像飞舞在荔枝园中的小蜜蜂,他们在这块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花草遍地,溪水潺潺,湖光山色,风光秀丽,静谧宜人的风水宝地,采摘着知识的花蜜,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韬武略,酿造出清醇、香甜、造福人类的荔枝蜜。 游罢荔枝园归来,我觉得迷迷茫茫,不知道自己在游初冬的荔枝园,还是在游初冬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抑或两者都是。迷茫中我突然想起了苗中正校长的介绍。他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要创建成为绿色生态校园,营造“山谷大学”,让分校的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成才。游罢初冬的荔枝园,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正用行动建设着人和环境和谐统一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