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报道 > 正文

综合报道

【教师节系列报道之三】用心教书 做到自己最满意

来源:校记者团:郑珊妹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09-09-08 | 浏览量:

审核人

                用心教书 做到自己最满意
         ——访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获得者陈晓老师

  亲和的讲课声,PPT上用生动的图片解释晦涩的专业知识,课堂中不时的笑声,气氛轻松而自在,这是记者走入陈晓老师课堂的第一印象。短暂的旁听时间,让我初步认识了这位年轻的老师。

  陈晓老师,来自教育学院的年轻老师,荣获08年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谈到参加比赛的感触时,陈老师面带笑容地说,参加比赛,不是为了获得名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比赛只是学校为我们展示自己教学风格和特点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并且能从中学习到其他老师在教学方面的长处,同时接触到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我很开心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的一些东西拿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

“我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
  在采访中,谈到教学,陈老师的语气总是那么的谨慎认真。“如果是3节课的内容,一般要用3到4天的时间来备课,讲课的内容,我一定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既然要教给学生东西,自己首先对课程内容要非常的熟悉,并且在上课的时候能够给学生做适当的扩展。”

  在怎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大学教育的水平这个问题上,陈老师说:“我所提倡的大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用专业知识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同时,由于很多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就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所有的理论都是有用的,只是你会不会去用”
  将近三年的教学生涯,陈老师在这一路上颇有感触,他认为,现在的学生评判一门课的标准,通常就是看它有没有用。但是知识的价值体现,很多时候都不是即时性的, 这是现在很多年轻老师们的困惑。

  学与用,很多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如果没有基础,运用永远是虚的,功利性地评判现有的知识是否有用是不恰当的。很多的时候并不是所学的东西没有用,只是你还没有发觉到它的应用价值,或者是你还没有机会去运用它。所以,无论学什么知识,理论也好,技能也好,都应该以开放的眼光去看待,只有学得广、基础扎实才能谈得上对知识的应用。

“我享受与学生沟通的乐趣”
  工作的忙碌,并没有冲淡陈老师对于教学的乐趣,“我本身就喜欢教学,与学生打交道很开心,从不把这看成是一种负担,学生向我咨询问题时我很乐意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享受与学生沟通的乐趣。同时,我觉得老师也是普通人,不是什么都懂都精通,跟学生一起探讨交流,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一些新鲜的东西。”

“该教,能教,我都尽力去教”
  当记者让老师对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工作做自我评价时,陈晓老师笑着说:“用心教书,是我的原则,我可以坦然地说,该教给学生的知识,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我都尽自己的力量去教。但是,我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还不够深厚,还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广度和趣味性的基础上更有深度。”

  记者后记: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在教育学院的同学心目中,在采访的交谈中,记者看到、听到的是一个对教学工作认真而严谨的老师。年轻的心,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学的热爱,这一切汇成了陈老师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着陈老师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