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报道 > 正文

综合报道

华生校长关于联合创办公益性大学的思想引起良好社会反响

来源:新闻中心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08-06-25 | 浏览量:

审核人
  前几天,浙江一所隶属于浙江大学的独立学院院办打来电话,了解华校长关于“联合办学”的思想。这家学校是地方政府全资建设,建好后交给浙江大学管理,但日常经费政府也不拨款,某些方面和我们北师大珠海分校类似。他们说,教育部26号文下发以后,也遇到学校如何定性定位的问题。听说华校长有创新性的设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能够了解有关情况。这说明,华生校长关于通过创办政府、大学与民间力量联合举办的公益性大学的思想,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华生校长关于政府、大学和民间非盈利基金会联合创办公益性大学的思想,主要是在5月22日会见珠海媒体的谈话中阐述的。华生校长认为,中国要发展高等教育,应该大力鼓励民间办学,但目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民间办学的定位存在偏差,有关的法规文件一方面强调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但又允许民间、企业、个人投资办学取得回报,而在教育的“公益性”与“投资回报”、教育的规律和资本的意志是矛盾和冲突的,这是很多民办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声誉不佳的重要原因。民办教育在中国是有传统的,世界上一些著名高校也是开放式的民间办学,是公益性的慈善组织建校,而政府大力支持。真正公益性的办学才是民间办学的方向、公益性的民间办学才有生命力,因为它的资金来源是开放式的。

  根据以上的认识,华生校长认为,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定位,比较准确地说,是“联办”,即联合办学,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百年名校、珠海市人民政府、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民间人士用基金会的形式参与联合办学,这样就使得学校能够保持它的公益性,保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与开放式。这是政府办学之外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最近,珠海市委甘霖书记在一个批示中,把我校的办学定位概括为“公益性、开放式、国际化、高水准”的学校,这说明,华生校长关于各方面联合举办公益性大学的创新性思想,也得到了地方党委与政府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