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报道 > 正文

综合报道

呼中陶书记慰问我校第一批赴川心理援助志愿者

来源:新闻中心:殷斌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08-06-18 | 浏览量:

审核人

  6月16日晚,我校党委书记呼中陶代表学校慰问我校归来的赴川心理援助志愿者刘建新老师、彭建国老师和教育学院刘杰、王静雅、袁许良、袁海笑同学。副校长吴忠魁、教育学院副院长金宝城等参加了慰问活动。



  呼中陶书记详细询问了志愿者们在灾区开展的心理援助情况,代表学校师生员工对志愿者们支援灾区重建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他说,你们把全校师生的深情厚谊带到了抗震救灾第一线,并以你们身上体现的高尚师德和无私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根据抗震救灾工作需要和相关工作安排,学校将继续为这方面工作提供全力支持。



  这次支援灾区心理服务志愿者的带队教师,我校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建新博士介绍说,我们志愿者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受灾严重的北川中学的师生,通过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等途径,对北川中学师生进行心理干预。由于赴川前资料、培训、器械、组织管理等准备充分,我们的援助工作体现出的高度热情、务实精神、专业水准和取得的显著效果,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师生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我们给北川中学老师和其他单位来的志愿者做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然后这些志愿者再去给灾区的群众、老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样,就起到了乘数效应。”刘建新教授告诉记者。

  讲到我校志愿者在灾区几乎天天吃方便面时,志愿者袁海笑告诉记者,彭建国老师在为灾区献了400CC血后,休息了一周,就参加第一批支援队奔赴灾区,志愿者同学都受到彭老师精神的鼓舞。袁海笑说,虽然大家生活条件很艰苦,住集体帐篷,吃方便面,洗澡也不方便,天天喂蚊子,但是,大家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实现了在灾区“多帮忙,不添乱”的诺言。王静雅告诉记者,他们住的帐篷里面,在帐篷顶密密麻麻的一层蚊子,有一次志愿者刘杰的胳膊上一个地方被蚊子连续叮了五下。当记者惊讶地问这个面带微笑的女孩子他们怎么对付蚊子的时候,王静雅笑着说,“就让它们叮呗!”。



  据了解,我校已作为珠海市对口四川汶川的援助单位之一,将长期援助汶川县一所学校,包括持续的心理援助和多种形式的支教援助,学校正在制定具体方案。这个援助计划的实施,将使我校同学有更多的机会成为志愿者,为灾区的重建和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另悉,我校第二批赴川心理援助志愿者已经于6月11日抵达灾区,并且顺利开始工作,预定6月19日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