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512”抗震救灾口号
“四川妈妈,我们爱您。”5月15日,我校巴蜀文化研究会指导老师唐士奇、我校四川籍教师代表魏志栋、四川在珠海务工人员代表和四川同学,以及众多全国各地热心同学一起,召开援川救助大会。现场募捐人民币4万余元。其中,台湾籍虞同学的母亲吴瑶华女士捐款2万元人民币。 珠海市巴蜀文化研究会已捐款50万元,将全部用于灾区学校的重建,本次活动筹集善款,将全部汇入巴蜀文化总会50万慈善基金,直接用于灾区学校的重建,所有善款都将公布明细账目,并由专人负责跟进。 5月15日晚8点,继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四川祈祷”灾区募捐活动后,“为四川人民祈祷”烛光许愿会在丽泽湖畔的小型草地前举行。同学们走到丽泽湖旁,点燃烛光,700多支蜡烛辉映湖畔,为灾区祈祷。 “前路艰险挡不住有为之心,国势危难自会有补天之人。而补天之人,指的就是我们自己,是中华儿女!”作为四川籍教师代表,魏志栋老师在演讲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五星红旗下,在粉玫瑰和纸鹤围成的花圈内,是报道四川地震的相关新闻报纸。再加上播放灾害相关画面的幻灯片和悲沉的背景音乐,使整个许愿会呈现出哀郁的基调。数十支荧光棒围成的“平安”字样,数百烛台围成的心形图案,在黑夜中为许愿会捎来点点光亮,让许愿会肃穆而不乏温情。
在场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师大学生在排完长长的队伍领到蜡烛后,一个个怀着虔诚的心,双手捧着蜡烛,走到会场中央,把蜡烛围成心形,然后双手合十,紧闭双眼,默念祈祷话语,为的是向地震遇难者深切哀悼,向受害灾民送上祝福,向巴蜀人民遥寄哀思。 与此同时,大会背景音乐在触动着师大人每一条敏感的神经,代表发言的同学感人肺腑的话语在牵动着在场每一位师大人的心。 “我是广东人,可四川地震的时候我妈妈恰好在四川办事。现在,我以最诚挚的心向四川人民说声谢谢。地震事发的时候,到处都是坍塌的楼房。”说着说着,这位来自北师大校学生会的丁同学泣不成声,停顿了一会儿才又哽咽着说道“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恶劣环境下,是他们,四川的受灾人民,足足照顾了我妈妈43个小时。当等到食物分发的时候,他们就把为数不多的食物分给了老人、小孩和外地人,嘴里还是那句“你先吃,你先吃。”好人一生平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有爱!”话毕双眼噙着泪花。 “我一直打电话给身在四川的同学和朋友,可到现在还是一个也打不通,他们杳无音讯,我真的很着急,很担心,却不能做什么,除了祈祷。” “在得知地震消息后,整个人除了惊愕就是痛苦,说不出的痛苦和难受,因为现在离他们(亲人朋友)这么远,自己什么也做不到。”另外两位四川籍的同学沉重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是的,我们身处远方,如果想要亲身去支援,恐怕爱莫能助,但我们至少可以力所能及地给予物资和精神上的帮助。 “万众一心,排除万难。”就像此时此刻,来自全国各地的师大人,不分地域,不分省份,将共同的心意汇聚起来,一齐传递到远隔千里的巴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