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6日晚,主题为“圣火传递奥运,母语传承文明”的我校第三届普通话演讲比赛决赛在励耘楼A112隆重举行。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10位选手参加了这次总决赛。

本次活动是由校团委和普通话研究与发展中心主办,社团联合会以及普通话传播社承办。应邀担当这次活动的评委有杨国昌副校长,政治理论教研部李春秋老师,文学院的于天池老师和杨润陆老师、艺术与传播学院的张玲平老师。校团委黄雅赟老师、普通话传播社指导老师阮明华老师也到场观看了整场比赛。

比赛在杨国昌副校长简短而精彩的开幕致词后拉开了帷幕。第一环节,考察选手的主题定稿演讲能力。各选手按赛前预先抽签的顺序上台进行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和三分钟的主题演讲,来自法律与行政学院的一号选手毕敬以《迎奥运,促和谐》打响了比赛的第一炮,接下来的每一位选手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满腔的热情,紧扣“奥运”和“母语”两大主题进行演讲,表达着自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举办奥运的支持。
第二环节,考察选手的临场组织及应变能力,即即兴演讲。选手按的顺序,分别抽取一组图片,针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1—3分钟的即兴演讲。来自文学院的2号选手陈兴宇同学针对图片作了题目为《风雪无情人有情》的即兴演讲,得到了评委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来自艺术与传播学院的4号选手陈鑫则是以第一人称形式和幽默搞笑的语言,使得现场笑声、掌声不断。
最后,杨润陆老师和张铃平老师为本次比赛作了点评,杨老师指出某些选手演讲内容不够恰当,主要是由于知识面不够广所导致;同时要求大家应该注意语音标准,语法规范,讲好普通话。而张玲平老师则对每一个选手都作了细致的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选手存在的不足,并对第二环节中的图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两位老师的精彩点评,让在场的每一位都受益匪浅。
比赛接近尾声,来自法律与行政学院的8号选手胡慧倩夺得本次大赛的冠军,亚军是来自文学院的2号选手陈兴宇,而季军则由来自艺术与传播学院的7号选手郭悦取得。最佳普通话奖、最佳台风奖和最佳组织奖分别由来自艺术与传播学院的郭悦,文学院的李瑞琪,法律与行政学院获得。另外,毕敬、刘小松、李瑞琪等7名选手取得比赛的优胜奖。杨校长和各位评委、嘉宾老师一起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证书。

本次比赛延续了前两届的比赛传统,并在形式上进行了一定创新,各选手的优异表现使得整场比赛环节紧凑、精彩纷呈。大家都热切希望:“圣火传递奥运,母语传承文明”能够实现;在奥运会会上把中华文明最优美最简洁的语言文字展示给全世界,让世界认识中文的简洁和美丽,感受中文的逻辑与魅力,领悟中文的内涵与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