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报道 > 正文

综合报道

传播系举办“八荣八耻”教育系列活动

来源:艺术与传播学院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06-04-27 | 浏览量:

审核人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明确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此,传播系团委展开了一系列深入学习的活动,在各班团委召开了系列主题班会之后,系团委又召开了各班团干部“开展深入开展活动的交流会”,进行各方面的宣传学习。而传播系05级同学们勇于实践,从“勇于创业”、“节约资源”、“奉献爱心”三方面积极响应深入学习“八荣八耻”的号召,更是将学习活动推向高潮。 传播关怀 奉献爱心 4月21日这天的下午,对于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05级三班的同学们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一行65人来到位于金鼎医院附近的敬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们,并将自己真诚的关爱带给他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并将此化作一种传播文化,一种传统,使之流传并不断扩散影响更多的人。 金鼎敬老院是珠海市民政局下属的社会保障机构,负责照顾无人赡养并且无法自理的老人生活起居。目前院内有老人14名,平均年龄约75岁,其中最大的已有百岁。 跟老人们熟悉了之后,同学们进行了魅力阿婆的评选,戴上粉红色心形发卡的阿婆,笑的好开心,还走到桌前“秀”了一把,那自信的表情和得意的笑容,让同学仿佛看到了她年轻时的样子。 同学们到达的时候,大约是下午两点,大部分老人都还没有出来活动,于是他们放下带来的水果和营养品,在敬老院院长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院子进行了简单的打扫,并帮着工作人员给后院的苗圃浇水施肥。当这些工作完成的时候,老人们已经在平时的活动场地坐好了。看着老人们慈祥而温柔的笑脸,同学们热情地围上去,跟老人家唠起了家常,同时有的同学还不忘为老人家剥香蕉皮。交谈中,即使是不懂粤语的同学也笑盈盈的听着说着,人群中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学生代表刘琨同学还将全班签名的院服送给敬老院作纪念,传播系对老人们的关爱也不会随着这次活动的结束而结束。 “知荣明耻,我们先行”在传播并不是一句空话,同学们总是以此为准则,指导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节约光荣 传播先行 4月21日中午,传播系05级传播2班自发举行的以“节约荣 浪费耻”为主题的“八荣八耻”校园行倡导活动。他们在学三食堂门口发起了“我节约 我光荣”的签名活动,许多前往饭堂吃饭的同学纷纷走到红色签名板前,提笔许下自己的诺言。活动最后还在就餐的同学中评出了两名“节约之星”,并邀请饭堂的王经理和陈师傅为这两位同学颁奖。 在校团委开展的“知荣明耻、我们先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传播系团委组织各班同学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学习了解“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同学们表示:“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是生活中度量是非的杆秤。 传播2班班长范亮说:“作为传播人,我们不仅是在精神上,更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八荣八耻’的精神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校园行活动,让广大同学清楚资源的价值,提倡同学们的节约意识。” 我创业 我光荣 4月21日,传播系05级1班的同学来到了学校海花苑六栋宿舍地下的“创业一条街”,以极大的热情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 在创业街实践中,不少往来于此的同学认为,大学校园相对宽松的学习条件常常容易让一些大学生失去前进的动力,利用课余时间勇于创业,不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永葆生活激情,还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创业应是大学生可以认真努力的一个方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取创业的成功,这也是“以热爱劳动为荣”的一种体现。 实践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身为传播人,必须走在时代的前端,宣扬优秀的新生事物。大学生创业不仅对自身有利,而且是符合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要求,十分值得倡导。 “创风尚,知荣明耻·传播人,挂帅先行”传播人用身体力行为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率先作了最好的注释,也将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播下去。 (传播系团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