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报道 > 正文

综合报道

我校第八届配乐诗朗诵决赛闭幕,艺传学子夺冠

来源:校团委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2-04-17 | 浏览量:

审核人

4月15日晚,由校学生会主办、校团委指导的第八届配乐诗歌朗诵决赛在励耘楼A112举行。经过三轮激烈角逐,冠军最终由艺术与传播学院的王敉、郑军组合夺得,文学院的赵一丁获亚军,法律与行政学院的陈奕嘉获季军。

本次大赛的评委有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李邦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教授杨润陆、珠海电视台特约主持人梁策、珠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楠和第七届配乐诗歌朗诵大赛冠军贾秀峰。

本次大赛以“那些年”为题,十强选手要经过三轮激烈的比赛来角逐出前三甲。第一轮比赛“小试牛刀”,选手需要轮流朗诵自选诗歌。这些自选诗歌中大部分是原创诗歌。对此,杨润陆老师赞赏地说:“我觉得原创诗歌相当不错,我们的选手很优秀,能写也能说。”

来自文学院的赵之奇和瞿芬芬组合身着旗袍,在古典的音乐伴奏下朗诵了原创诗歌《寻忆倾城》。观众仿佛来到了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品味一个女子的幸福与哀伤。而物流学院的李思承同学,回忆似的朗诵着《那一年我们初三》,让观众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回到了自己的中学时代。艺术与传播学院的王敉、郑军组合出场,一首《那些年,触动心灵的家国梦》道出了家国难、家国兴,带领观众回顾近年来中国所经历的沧桑与兴盛。
第一轮比赛后,有六名选手进入第二轮比赛——“古韵飘香”。在这一轮中,选手要朗诵一首古诗词。选手们不仅仅是单纯的朗诵,还加入了其他表演形式。法律与行政学院的陈奕嘉在一名同学的古筝演奏中进行了朗诵;文学院的李殊同、邱震宇组合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朗诵了《钗头凤》,再现了陆游与唐婉之间爱情的无奈与伤痛;艺术与传播学院的孙小惠和李思豪用歌声唱响了《水调歌头》;王敉与郑军在这一轮中更是在把舞蹈融入诗歌朗诵中。但是,形式丰富的表演没有得到张楠老师的认可:“你们空有形式却没有内涵,没有对古诗词很好的理解是表达不出深刻感情的。”

两场比赛下来,四名选手开始了最终决斗“巅峰之战”。本轮采取了朗诵自选诗歌的形式。文学院的赵一丁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诵了《乡愁》,虽然她个子很小,但是声音却很有底气,将深深的哀愁与坚定的信念表现得淋漓精致;王敉与郑军朗诵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诵出了幸福的情绪,传递了无限的祝福,他们也凭借这首诗一举夺冠。

大赛持续三个小时,杨润陆老师总结说:“如何才能将诗歌朗诵好?送给你们四句话:心中有情、眼中有画、目中有人、嘴上有功。”他认为,朗诵者在朗诵时要把自己的情感与诗歌本身的情感相结合,让一首首诗歌变成画面展现在观众眼前。此外,一个优秀的朗诵者不仅要有朗诵功底,还要与观众进行眼神的交流。


励耘报讯实习记者 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