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动物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人则在理性之光照耀下从动物界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理性精神表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相互影响,又各各有别。自然界规律的作用是自发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语);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则要通过人的能动性实践活动而发生作用。而作为人类重要载体的民族,则由于民族精神的支撑才生生不息。
民族精神,一般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心理基础上的。它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民族意识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参见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25日《新民族精神的新内涵》)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这是古往今来亿万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维系不坠、薪火世代相传的精神动力。正是依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中国百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新时期。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2003年底,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组成部分的 “广东人精神”已应运而生,无疑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广东人精神”具体体现之一的 “珠海精神”,在全市人民大讨论中也必将问世。本文试就“珠海精神”的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
二、概括“珠海精神”的依据
“珠海精神”有着厚重的理论依据、历史文化土壤和现实根基。
“珠海精神”的理论依据。
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民族精神。毛泽东同志语重深长地教导我们,人总是需要有点精神的。个人如此,民族也不例外。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并亲自倡导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相继提倡“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方永刚精神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论述是我们概括升华“珠海精神”的重要思想理论依据。
“珠海精神”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基础。
珠海人自强不息,勇于拼搏。据史料记载,大约6000年前,远古先民就在珠海这块土地上定居下来,与自然搏斗。他们有的人以农为业,开荒种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的人以楫为凭,逐海洋之利,渔业生产之规模堪称全国之最。孕育了自强不息、勤劳俭朴、团结互助等优良品格。长期在变幻莫测的大海上生存,激发了珠海先民敢于冒险的勇气,“逐步养成了勇于冒险的精神禀赋,这种精神与中国农耕文化的安土重迁大相径庭,珠海人向海外开拓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大批华侨漂洋过海,勇于到异国拼搏创业”。(参见黄晓东《香山书韵今犹在珠海波澜古有声》载《珠海历史回眸》)。珠海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为代表的古代海外贸易的重要走廊,重商、亲商又善于经商,成为珠海文化的重要特色。
珠海人虚怀若谷,厚积薄发。珠海雄踞南海之滨,与澳门陆地相连,与香港隔海相望,生活于这种独特地理位置的珠海儿女长期与外来文化(特别是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海纳百川、兼收宽容的精神品格,对外来新鲜事物敞开胸怀。珠海人在近代历史大变革中,比内地人有更早、更多的机遇接触、了解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涌现了诸多走向世界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思想家和工人运动领袖以及当代英才。他们是珠海精神的杰出缔造者、实践者。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中国人、珠海人的骄傲。
珠海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珠三角是我国商品经济产生发展较早的地区。历史上,珠海人就有“闯世界”的世界眼光和远见卓识。他们或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寻找生计;或冒狂风恶浪沿“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生存的空间。到了近代谋求民族独立富强的征途中,一批志士仁人冲决封建蕃篱,不惜身家性命,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正是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激励他们一往无前,顽强奋斗。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珠海成为中国改革的窗口和试验田之一。珠海本地居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客家人”,继承发扬敢试、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复兴中华创造了一个个国内首创的样板。也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珠海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结合,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竭动力。
珠海人历来勤奋自立,求真务实。历史上,我们的先民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和聪明智慧,在这块神奇土地上耕耘劳作,养成了勤劳实干、不尚空谈的务实精神。近代,珠海诞生的思想家、实业家、革命家,无不面对现实,脚踏实地,辛勤劳动,艰苦创业。珠海特区成立以来所取的巨大成就,同样是珠海人励精图治、踏实工作的结晶,从而成为珠海精神的新生长点。
珠海精神是珠海文明进步、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珠海特区建设辉煌成就的力量源泉。现在,珠海人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已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广东人精神、珠海精神的伟大意义,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把概括、弘扬和培育珠海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取得实实在的效果。
三、概括“珠海精神”的方法
珠海精神既是对历史上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新时期时代精神的概括和升珠海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广东人精神一脉相承,又别具一格,特色鲜明。概括珠海精神须有正确的方法。
在价值取向上,一要坚持“道义与功利”统一。道义,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准则或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功利,是指人们的各种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珠海精神坚持义利统一观,即道义与功利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提倡在求利动机、目的和手段上必须做到“见利思义”、“以义导利”、“取财有道”,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二是坚持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一元化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象。但这种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在精神领域,社会集体可以不加区别地主张多元化的价值导向,社会个体成员可以不加分析地选择任何形式的价值取向。相反,社会集体应倡导一元化的价值导向,即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个体成员应把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作为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选择。防止急功近利、个人至上。
在思维方法上,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这里讲的“共性,”即普遍性,是指珠海作为广东、中华民族一部分,其精神文化传统与广东人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珠海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缩影,珠海精神就是广东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珠海的精神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中央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而“个性”,即特殊性,是指珠海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土壤以及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所具有的特点,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特殊的环境、市情,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特别是价值观、道德观所产生的影响,显然与其他地区居民存在差别,在精神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概括珠海精神时,需要考虑自己的特点。
在内涵结构上,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的创新性。珠海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与时促进的概念。珠海精神既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珠海儿女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我们所要概括的珠海精神,既是对珠海传统精神的继承,又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精神的创新和升华。严格地说,我们所概括的珠海精神主要是新时期的珠海精神,传统精神是新时期精神的文化基础或起点,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攀登新的高峰,铸造新的内涵。传统精神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展现其魅力和活力,才能体现其不朽价值。珠海的美好未来需要弘扬传统精神,更需要培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关于“珠海精神”基本内涵的构想
总体框架:新时期新阶段的珠海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广东人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对珠海传统精神的继承、弘扬,又是对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升华,也是对外域现代精神合理因素的借鉴、吸收。
珠海精神内涵可以作出多方面的概括。本人试图提出如下构想:自强不息,博采众长,独辟蹊跷,励精图治。
自强不息。基本内容:一是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不懈奋斗;二是坚贞刚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是不屈不挠,身处逆境而气不馁,遭遇坎坷而志不移;四是爱国保民,修身立德,持续奋斗。
其二,博采众长。基本内容:一是虚怀若谷,视野开阔,有世界眼光,用开放的姿态和冷静的心态去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不固步自封,不鼠目寸光;二是兼容并蓄,择善而从,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经验,做到见贤思齐而不嫉贤妒能;三是宽宏大度,与人为善,尊重他人人格和基本权利,坦诚交往,乐于助人,团结友善。
独辟蹊跷。基本内容:一是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冲破陈规陋习,以思想理论创新作为行为的先导;二是重在实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敢走前人、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提出新的举措,创造新的业绩;三是具有竞争意识,面对强者而急起直追,创造条件赶上乃至超越对方;四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墨守成规,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其四,励精图治。基本内容:一是追求真理,尊重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迷信,不盲从,不看风使舵;二是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不照抄照搬,力戒教条主义;三是敬业守职,扎实工作,讲求实效,提高效率,不摆花架子,杜绝形式主义;四是顾全大局,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五是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六是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文明礼貌);七是树立和饯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珠海精神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弘扬和培育珠海精神,是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需要,是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坚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在中共广东省委、珠海市委的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培育下,根基深厚的珠海精神之树,必将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授、珠海市哲学学会会长、中国环境伦理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