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4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已经过去十来天了,本来是一次“低调”的捐献,却仍然让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9岁女大学生胡珺雯获得了无数人的点赞。胡珺雯是该校首位、珠海市第22位、广东省第540位、全国第6736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这次经历让许多人对这位小姑娘刮目相看,为她点赞。而回忆起捐献经过,胡珺雯坦言,自己也曾犹豫,但实在做不到见死不救。
捐赠造血干细胞引热议
9月14日,珠海市第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胡珺雯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当天下午,珠海市红十字会指派专人将胡珺雯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血液混合液,送往长沙市某医院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
返校后,珠海市红十字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胡珺雯举行了欢迎仪式,感谢她的无私与奉献、真诚与勇敢。在现场,学生代表、市红十字会的代表为她献上了鲜花,颁发了纪念品和奖牌。北师珠金洋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向胡珺雯颁发了荣誉证书。
随后,胡珺雯事迹被越来越多的同学和外界知道,不少网友也在网上热议,为这个小姑娘点赞,认为她的举动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也曾犹豫但做不到见死不救
日前,南都记者在学校内见到这个小女孩,听她讲述自己的捐献心路历程。
胡珺雯,一个文静的98年女孩,2016年,在一次捐血时偶然得知了红十字会正在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便填报了加入中华骨髓库申请书。她说:“想到这世上有个人可能需要我,而捐献又对自己没有太大影响,就报名了,没想到无私奉献什么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配型成功率相当低,所以一年后珺雯接到电话告知有患者与她配型成功,需要去医院做初配时,她一度以为对方是想要把自己骗出学校。在确认是红会的电话后,珺雯反而有些纠结,感到对未知的恐惧。但经过一个下午的考虑后,她最终同意配型。“如果我不同意,那她可能失去活下去的机会”,胡珺雯说,自己做不到见死不救。
珺雯完成了初分配型、高分配型及体检,发现同患者居然有10个点相合,这大大加大了她对成功捐献的信心。捐献前和学校请了一周假,便只身来到广州陆军总医院。9月9号到13号需要先打五天的动员剂,以刺激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9月14号9点开始进行捐献。这时红会打电话告知学校要开欢迎会,老师和家长才知道此事。珺雯的妈妈一下子崩溃了,打电话来责备她,正在进行捐赠的珺雯一边和妈妈视频一边解释自己现在很好不用担心,妈妈才冷静了下来。她一直向父母做解释工作,最后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问到为什么不告诉别人时,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自己默默做完就好了。
捐献并不可怕
9月9日,胡珺雯在体检完成后,前往广州军区总医院做捐献前的准备工作。“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实际上感觉还是很轻松的,在打动员剂的这几天有点腰背酸痛,但都可以接受。”胡珺雯说,捐献干细胞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和另一个从不相识的人有了一丝联系,让她感觉到很神奇,也让她感到自己正在做一件很好很有意义的事情。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就像献血时一样,在臂肘部静脉血管上穿刺,然后对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进行分离,从中提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长达四个多小时的过程,胡珺雯说,她就是一直躺在床上不能动,但是可以看剧,还有红会的人员陪着聊天,聊着聊着就过去了。捐献完当天下午珺雯就出院回学校了,没有感到什么大的不适,只是走路觉得飘飘然的,有点头疼。时至今日捐献已经过去10天,她说“要不是手上的淤青,我都要忘记我是刚刚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人了。捐献者一年内不能献血,半年后要去体检,吃清淡一些,其他的对生活都没有影响”。
将为对方祈祷
“珺雯是个温柔可爱的人,脾气很好,又超有爱心”,身边一位同学对胡珺雯评价道。胡珺雯介绍,她家里养了三只流浪小猫,在说到自家小动物时,她说,小时候陪妈妈去献血时,便想着要快点成年也去献血,帮助有需要的人,没想到正是这第一次献血的契机,让她成为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
南都记者获悉,珠海市红十字会捐献当日指派专人将胡珺雯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血液混合液,送往长沙市某医院,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因为双盲政策,胡珺雯并不知道接受捐献的人是谁。她说,自己会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对方早日康复。
珠海市红十字会在对胡珺雯的表彰中说,胡珺雯这种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弘扬,希望通过胡珺雯的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恐怖”,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奉献爱心。
北师珠党委副书记金洋也表示,要为胡珺雯同学“点赞”。他指出,胡珺雯同学的善举,树立了很好的典型,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也充分体现了珠海分校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大爱精神。
采写:南都记者朱鹏景 实习生 杨千子
校方供图
捐献干细胞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和另一个从不相识的人有了一丝联系,让我感觉到很神奇,也让我感到自己正在做一件很好很有意义的事情。
——— —— 胡珺雯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N/html/2017-09/27/content_73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