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李红云 通讯员北师珠报道 9 月 28 日下午,一场传统成人礼在珠海会同古村的莫氏大宗祠举行。虽然是作为珠海市高新区 "2017 年‘会同情韵’国庆艺术节中传统文化展示的一个节目,但却是一场真实的成人礼。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经典读书班的一群年满 20 岁学生参加了成人礼,由他们的教授作为主礼。
行礼参照古代男子 " 士冠礼 " 与女子 " 笄礼 " 的环节进行,依次为男子三加冠,女子三及笄,醴酒,赐字。三加冠要依次佩戴缁布冠、皮弁冠、爵弁冠。分别意味行礼者摒弃幼稚、修己成人,立志担责、立人达人和以天下为己任。而在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女子成人也被赋予相同的意义。所以 " 笄礼 " 也按照冠礼的含义进行。
行完三加之礼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赐字。古人在成人之际都要由尊长为他们取字,作为成人的标志。有了字之后,儿时的名只有父母尊长才叫。学生们分别得到了师尊的赐字,这些字都针对学生们的秉性特点,取自古代经典。如字 " 子谦 ",含义取自《周易》:"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表达了对学生的鞭策和激励,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才养成所必备的品质。使学生们和观礼者切身感到传统文化的义理。中国古代成人礼中蕴含的精神,直到今天同样适用于青年们的成长,是塑造人培养人的极好途径。一位在两天前刚好 20 岁的同学说,两天前就好期待 28 号的笄礼。
本次成人礼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主办,研究院院长、文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也是经典读书班的导师。他说,中国古代成人礼的核心理念可以用 " 责任 " 二字来概括,体现了对自身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礼记》中说:" 冠者礼之始也 "。就是说中华礼仪之邦的礼仪是从成人礼开始的,并且作为 " 国本 "。因为后来没了成人礼,所以现在许多 20 岁的年轻人,虽然年龄已到成年,但缺乏成年心态,处于尴尬、焦虑的矛盾之中。所以,将传统成人礼融入当今,于国、于家、于人都是非常有益的。
据悉,在 2016 年 7 月,同样在莫氏大宗祠,该研究院还为国际青年领袖营、"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计划未来英国 - 英国大学生来华实习项目 " 等外国学生举办成人礼,令外国学生大开眼界,亲身领略了中华礼仪之邦的风采。
原文链接: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app_id=420000_10045&_appid=AndroidPhone&_version=7.96&_bsize1080_1920=&sharechannel=wx&pk=59ccdd881bc8e09c1f000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