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BNUZ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媒体BNUZ > 正文

媒体BNUZ

【南方都市报】大学生发明“医疗机器人”,能监控点滴进度并发出警示

来源:南方都市报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5-06-23 | 浏览量:

审核人

日前,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正式发布,珠海学子多项成果获得大奖,其中北师大珠海分校学生的生物医学可视化系统获特等奖,学生自主研发的医疗机器人“海燕号”和长续航多轴飞行器分别获一等奖。

“海燕号”可为病人提供陪护、紧急引导、自动提醒换药水、应急照明等系列服务。

去医院打点滴,点滴快结束或者想上洗手间,这时如果没有家人的陪伴,帮忙喊护士或者提药水,将是一个棘手事。日前,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正式发布,珠海学子多项成果获得大奖,其中北师大珠海分校学生的生物医学可视化系统获特等奖,学生自主研发的医疗机器人“海燕号”和长续航多轴飞行器分别获一等奖。

碰到大台阶会提醒病人

据介绍,“海燕号”功能很多,可为病人提供陪护、紧急引导、自动提醒换药水、应急照明等系列服务。“海燕号”研发团队有5个人,王锴负责编程,黄德斌负责硬件的设计,布线、组装等精细的活则由戴娜、蔡媛博、刘烨旋三个女孩子完成。

记者看到,“海燕号”就像一辆没有外壳的遥控四驱车。它靠两根履带牵引四个轮子移动,当王锴进行遥控驱动时,它的灵活性才体现出来。但王锴表示,下一阶段还会将它加高,改成球形驱动,“这样更便于使用,也将大大增强它的平稳性”。

王锴介绍,“海燕号”车头前方有3个类似手电筒形状的传感器,底盘下方还有一些小灯在闪烁。“这几个传感器帮助机器人实现跟随功能,而这些小灯则有警示作用,例如碰到大的台阶时,会提醒病人。”

单从外形来看,“海燕号”与其他智能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尾座有一个圆盘。“这个圆盘主要用于测试吊瓶的重量,当吊瓶重量达到一定设定值时,说明药水已经滴完,就会自动发出警示。”黄德斌表示,“海燕号”不仅可以跟随病人在医院到处走,还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各种紧急状态。

玩航模“玩”出一等奖

4000元不到的成本,就能制作出续航长达一小时的飞行器,由此投入高中空气检测等多项实际运用之中。信息技术专业大三学生马淇骞的“长续航多轴飞行器”获得了此次挑战杯大赛科技发明制作B类的一等奖。

此前,马淇骞就是珠海高校内较为知名的航拍爱好者了,他的航拍作品《看见北师》和《看见珠海》都曾在网络上热传。据了解,一般的航拍飞行器一块电池最多只能飞10-15分钟,此次比赛的飞行器则实现了延长续航。

马淇骞介绍,如果是60分钟飞行时间,飞行范围能达到54千米,这一飞行时间下,无人机上街巡逻,车辆探路,无人机抓污染源、无人机环境保护等都可以实现。马淇骞将飞行器运用到空中交通巡逻,环境监测,污染追查、高空探路等领域。不过目前他仅实验过利用这一飞行器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朱鹏景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N/html/2015-06/23/content_343552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