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BNUZ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媒体BNUZ > 正文

媒体BNUZ

【珠江晚报】北师大珠海分校全国首设慈善专业 成立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订单式培养慈善专业人才

来源:珠江晚报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2-05-23 | 浏览量:

审核人

本报讯(记者王帆)中国拥有基金会2700多家,每年新增300多家,基金会专业人才缺乏,如何培养这方面人才?22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正式成立,据介绍,此教育中心由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基金会中心网三家合作,将在高校建立专门机构,定向培养公益慈善事业专业人才,在国内尚属首次。

   教育中心成立

   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

   22日晚,北师大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成立仪式暨中国公益慈善发展主题沙龙,在北师大珠海分校举行。在成立仪式上,合作三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副市长龙广艳等领导为教育中心揭牌。

   据了解,教育中心设在北师大珠海分校,作为学校设置的独立教学单位,挂靠教育学院,拟由北师大珠海分校派员担任教育中心主任,负责教育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并计划在此基础上适时成立相应学院。

   公益慈善专业人才采用何种培养模式?“教育中心将依托基金会中心网,主要面向国内有实力、有影响的公益慈善组织和机构,实行订单式培养。”北师大珠海分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公益慈善管理不依托某一个具体专业,而是根据慈善事业特点,进行跨专业招生。

   专业方向面向大三学子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慈善专业方向将由学校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大三学生开设,学生所属原专业不变,如公共管理+公益慈善事业管理、市场营销+慈善推广,会计学+慈善财务管理,教育学、心理学+慈善宣传与专业服务等,“充分体现为学生构建公益慈善岗位要求的复合型知识与能力结构”。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中心也将注重国际化培养途径,包括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计专业课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聘请国际知名公益慈善教育专家任教,以及开设国际短期课程等。

   据介绍,推进该专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办学,也是此专业方向的特色。“目前,全世界唯一开设了慈善学博士课程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中心,已与学校有了合作意向。”该负责人介绍,印第安纳大学慈善中心一直是慈善领域的先驱,该慈善中心首创了国际上第一个慈善领域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记者了解到,大三学生将可选此专业方向,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并用一年时间到相关机构进行实习。

   专业人才

   培养出来后将“抢手”

   “中国基金会这个行业发展非常快,目前中国基金会有2700多家,每年新增300多家,专业人才缺口1500多人,民间公益机构更加需要专业人才。”中国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徐永光介绍,基金会拥有不少资产及捐款,如何高效率、有效果地使用好这些资源,需要专业人才来管理。

   “我国目前这样的人才非常缺乏,学校与基金会设这个专业方向,将是国内首个,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会非常抢手。”徐永光表示。

   ■新闻链接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

   据介绍,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是以中国慈善事业的开创者宋庆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多年来坚持在贫困地区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少儿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良好声誉。由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先生发起创建的基金会中心网,长期致力于促进公益慈善行业自律机制形成和公信力提升,在业内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并与众多的国际组织建立有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