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BNUZ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媒体BNUZ > 正文

媒体BNUZ

【珠江晚报】痴迷“愚公”恋上根雕 给树根注入生命

来源:珠江晚报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09-06-15 | 浏览量:

审核人

  北师大珠海分校图书馆一楼,来来去去的学生们总是那么脚步匆匆,似乎没有人特别关注到在场馆内静默矗立着的形态各异的根雕,从2004年起,这30余件作品一直“长”在这里,如同周边的山水草木一般融入了北师大的绿色校园中。

  偶尔的,会有一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老人,悄然来到这里,静静地打量每一件作品,细细摩挲每件根雕的纹理,仿佛要给这些作品注入 “生命”。他,就是这些作品的主人,珠海民间根雕艺人、北师大珠海校区绿化工程师徐若愚。

  旁人看来,徐若愚真的有些像他的名字一般有点“愚”,甚至有人干脆称其为“愚公”。的确,十余年来,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徐若愚仅仅凭借一股“痴迷”的劲头,硬是将一堆被人“弃之如敝履”的木头根变成了一百余件、十大系列根雕艺术作品,而在生活上,徐若愚则简单到可以说是:身无旁物,徒剩两袖清风,这不是“愚”又是什么?

师法自然结缘根雕

  徐若愚出生成长于广东台山,台山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让徐若愚对泥土、植物、自然之美有一种天生的喜好。凭借这种喜好和自学的园林苗木知识,1997年,当兵退伍的徐若愚跟朋友合作在斗门搞了几亩地的盆景园。一次偶然的机会,徐若愚买到一本根雕艺术方面的书籍,这才知道,根雕原来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盆景与根雕原本相通,之后,徐若愚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一些被人遗弃的木根,一边拿回家反复观察,一边从书本中汲取一切与根雕有关的知识:清理、雕凿、摆放、保养……木根原材拿回来之后,徐若愚并不急于创作,而是先摆放在一旁 “冷处理”,“让树根自己说话”,然后才慢慢根据木质的原有纹理和造型,于似像非像间掘取出蕴藏其中的艺术美感。对于徐若愚来说,一件作品永远有完善空间,他创作的惟一一件人物作品《思想》,就前后历经了整整5年时间。

  2001年前后,徐若愚到了市园林处和农科所,摆弄的还是跟泥土、植物有关的活计。这时候他累积的根雕作品已经有几十件,2002年春节期间,市农科所专门为他这些作品举办了一次“处女秀”。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创作高峰人生低谷

  2004年前后,是徐若愚的创作高峰期,也是他的作品影响最大的时期。仅2004年一年,徐若愚的作品就先后在市博物馆、北师大珠海分校、拱北步步高酒店等地展出,此时徐若愚的根雕艺术作品已有100余件,其中包括 “猴系列”、“鸟系列”、“龟兔系列”、“人物系列”等。

  当年徐若愚还作为珠海民间艺术家惟一代表,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首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并捧回铜奖。2006年,徐若愚的根雕作品再次代表珠海民间艺术参加第二届省展,这次捧回了银奖。

  艺术声名大涨时,徐若愚的现实生活却陷入了极度窘迫的境地。

  由于徐若愚的所有创作全凭兴趣,并没有想过要借作品卖钱维生,因此根雕对于徐若愚来说就是一项不断“烧钱”的爱好。为寻找到更多更好的创作素材,徐若愚还多次往返云南贵州等地,动用大型运输车运送原材,一次费用就是几千上万。原本没有多少积蓄的他很快就把所有的钱变成了一堆旁人看来毫无价值的“烂木头”。为了不让珠海缺席全省民间艺术展,缺少资金支持的徐若愚还不得不举债,承担全部赴广州参展的费用……最难的时候,徐若愚一月生活费仅有500元。

贫贱不移梦想不灭

  2007年,命运似乎开始对徐若愚展开笑颜:一名云浮的老板在看了徐若愚在北师大展出的作品后,当场决定要花300万买下他的所有根雕!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徐若愚坚决拒绝了这位老板的“好意”,并且至今执迷不悔:“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生命的……价钱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懂得、喜爱、欣赏我的作品!”

  2007年后,徐若愚几乎没有新作品问世,当初摆放在北师大图书馆三楼的一百余件作品后来也因展览室挪作他用不得不“搬家”,除了图书馆一楼留下的 30余件作品,剩下的根雕散落运往中山、台山等地存放。

  如今,身为北师大珠海校区绿化工程师的徐若愚,绝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建造北师大珠海校区“山谷森林大学”的庞大工程里,他说,“园林是根雕元素的放大,根雕是自然的缩微。”

  虽然没有新作,但徐若愚心心念念的,仍然是他的根雕:“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固定的地方展出我的作品,让我的根雕能与更多的人见面,交流,让更多的人能领会根雕蕴含的自然与科学相结合的和谐之美。”
 
相关新闻  徐若愚奇人奇事

                将铁棒磨成“针”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千百年来虽口口相传,但一根铁棒究竟能不能磨成针?徐若愚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能!

  1999年,徐若愚用了57天时间,磨坏了十块磨刀石,终于将一根2厘米的铁棒变成了一根牙签大小的“针”!57天里,徐若愚手里的铁棒从最初的圆形,变成方形,再变成八角形;再从八角形磨成方形、八角形、圆形……“做完了就知道,铁棒磨成针其实也不难。”徐若愚淡淡地说。

原文链接:http://news.zhnews.net/zhnews/2009/0613/article_16667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