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正文

专题报道

【BNUZ师德标兵】2014年师德标兵之席连正

来源:新闻中心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5-03-30 | 浏览量:

审核人

本网讯(新闻中心记者团 郑婵婵)“教师是一个良心活,每一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情怀,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越来越好,将来走出社会时能够发光发热。”这是我校“师德标兵”席连正副教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

为人师表,严格要求

席连正副教授从事体育教学20多年,曾任教于武汉工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目前担任我校运动休闲学院武术、毽球、兵乓球、高尔夫、羽毛球、游泳等课程的教师。发表过多篇论文和专著,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级体育课题。

作为一名教师,席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为人师表,只有自己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做好了,才能对学生造成正确的引导。他长期承担九个班的教学工作,任务较重,但他每年的学生评教均在4.7分以上,并且曾连续三年在学院名列前茅。

席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坚信“严师出高徒”。他说,教师不仅应该不断进修和完善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在考勤方面,他会在课堂上不定时检查出勤人数。他主张“因材施教”,但同时也强调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在授课时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且积极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

2006年起,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席连正还承担了学校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带队参加了三届珠海高校大学生运动会,其所带队员累计获得铅球、铁饼、标枪、三级跳等项目冠军十多次,并连续两次获珠海高校团体总分第二名。

言传身教,树立师德

近日,我校公布了最新一届的教学督导名单,席连正名列其中。他表示,教学督导由两部分组成,即督和导。“督”指监督,监督老师是否按照教学规律和要求来上课;“导”指的是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督导这一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也有其好处,即通过建立教学督导组可以在督导过程中借鉴其他老师的优良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席连正如是说。在进一步优化我校的教风学风方面,他强调:“言传不如身教,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应该注重师德建设。而从一名体育人的角度,我建议学校多开些体育专业的课程。”

在席连正看来,“师德”就是一名教师必须遵守相应的标准守则,是一种职业道德。身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这样的品质——对于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应该常常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感化;在生活中经常自我反省,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充分发挥“师德”的作用。

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中,席连正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裁判员荣誉称号。他眼中的体育道德风尚与师德和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认为在比赛中,裁判员应该做到公平公正,而体育人则应该刻苦拼搏,坚持不懈,遵时守时,并且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养成团队和集体意识。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作为珠海市民革的参政议政成员及高新支部负责人,席连正积极参与组织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撰写提案、慰问老人、捐资助学、向贫困地区和灾区捐款捐物,获得了珠海市民革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称号。

从自身经历出发,他非常赞成大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并且建议学生家长能够积极支持自己的孩子,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他说:“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但可以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更多的是可以培养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学生眼中的席连正

在学邦网(原评师网)上,有同学这样评论席连正:“这个老师挺不错的,我挺喜欢的,讲课有方法的,人也挺好的。”“这个老师能够掌握我们的心理,尤其是能抓住我们的积极性,不愧是老师啊,我喜欢!”“对学生和工作都很负责。认真起来很招人喜欢,是个值得尊敬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教你很多知识,如果你遇到这样的老师,你会感到很幸运,因为老师就是那么优秀。”甚至有同学调侃:“好老师!我相见恨晚。”

艺术与传播学院的赖同学说:“这个老师很好,我这学期选了他的高尔夫课程,他虽然对我们很严格,但我知道他是为了我们好。他会认真负责地教我们打高尔夫球,如何握杆、发球等等。他也十分注重体能训练,在每次上课前都会让我们先跑圈。”

法律与行政学院的李同学表示:“这是一个很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严格中带着慈善和悉心教诲,上他的课很开心。”

编辑:廖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