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图片新闻 > 正文

图片新闻

“母校情·北京行”师生抵京开展小学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学生处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5-07-18 | 浏览量:

审核人

本网讯(通讯员 曾梦雄)7月17日,我校近四百名师生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奔波,陆续抵达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拉开了“母校情•北京行”小学期社会调查项目(以下简称“母校情•北京行”)的序幕,各项活动相继展开。

董奇校长:我们都是北师大人

7月18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亲切接见了“母校情•北京行”师生。董奇校长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当前,北师大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推进,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北师大国际声誉、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提高与珠海分校的各位同学和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珠海分校的国际化水平、影响力在某些方面比母校高,也使母校在国际上的声誉上有所提高。”董奇校长如此评价珠海分校。

董奇校长说,虽然有很多同学是第一次来北师大,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北师大人”。他希望同学们能多去参观校史馆,去了解北师大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北师大已成为你们所有人现在和未来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将伴随你们的一生,也意味着以后社会都会用这个符号来评价看待你们。”董奇校长希望大家在“母校情•北京行”期间更好地了解母校、了解母校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激发自己的动力,成为更好的北师大人。

游览校园 感悟校史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北师大教二楼、教四楼、京师学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孔子像以及写有“师垂典则 范示群伦”并象征校训演变过程的石雕。

游览完校园后,同学们又来到了校史馆进行参观。校史厅集中呈现了北京师范大学从1905-1952年的发展历程,兼跨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三个时期。期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奠定了北师大书写新时期辉煌成就的历史基础,尽管时局多变,但学校跌逢艰难而从未却步,历经险阻犹始终向前。

在校文物博物馆,北师大历史系的周启迪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文物知识普及。文物博物馆是在已有五十余年历史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文物室的基础上建立的,收藏珍贵文物万余件;馆内文物凝聚了陈垣等老一辈学者和学校广大师生的心血和智慧。博物馆内珍藏的文物可谓多种多样,不仅有殷墟甲骨、商周名彝,也有唐人写卷、徽州文书、清代瓷器。

篮球比赛 增进交流

7月18日下午,“母校情•北京行”学生同北师大女子篮球队队员进行了一场友谊赛。北师大女篮自2002年建队至今,多次打入CUBA联赛分区赛并屡创佳绩,球队于2009年、2010年、2011年取得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CUBA三连冠。北师大女篮队员周彤表示,很期待这次与分校同学的交流比赛,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分校交流学习。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比赛正式开始了。精准的传球、帅气的上篮、默契的配合,让分校同学看到了北师大女篮的实力。分校同学也不甘示弱,很快便进入状态,积极应对挑战。不过由于双方实力相差较大,“母校情•北京行”代表队最终不敌对手,败下阵来。队员们表示,比赛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彼此间增进交流与了解,拉近本部和分校学生间的感情距离。

“母校情•北京行”小学期社会调查项目将持续到7月26日,期间同学们将聆听本部专家教授、优秀校友的专题讲座,外出参观,感受北京文化,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将撰写相关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摄影:廖洪辉 林楠 曹嘉怡

编辑:廖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