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教育学院2011小学期实践教学交流报告会在励耘楼A202成功举行。王建成院长携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报告会。报告会还吸引了部分11级学生参加。学院08、09、10级各专业的同学们为现场师生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报告,畅谈自己在实践学习中的体会、成长与感悟。
王院长代表参与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全体教职工对本项工作作了总结:小学期教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空间,让课堂的理论知识接受现实磨练。王院长充分肯定、赞扬了老师和同学们在实践教学中的努力与收获,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小学期实践教学成为我院卓有成效且独具特色的工作内容。
师范学堂,心育幼苗,我们的实践与发现之旅
——新加坡游学项目
来自学前教育和应用心理两个不同专业的12名同学在张豹老师的带领下赴新加坡新苗师范和小小学庭进行为期15天的游学活动。结合在新苗师范学院里对新加坡双语教学、绘本课程、方案课程等优秀课程模式的学习与探讨,同学们分成小组进入小小学庭的班级中开展为期5天的“浸泡式”实践学习。朝九晚五的实践工作让通同学们真正领略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内涵。

生活的小问题,都需要全方位的大学问来帮你
——台湾游学项目
王文蕾老师带领家政学专业的18名同学赴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生活科技学院,开展主题为“生活科学综合实践”的游学活动。主要实践内容包括烹饪(中餐、小点、烘焙)、衣物洗涤、房务客务整理、婴幼儿看护(按摩、瑜伽、辅食制作)、T恤印染、参访老年机构及老人院等。台湾老师们的友好和敬业令大家深受感动、由衷敬佩。紧张的学习之余,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游历了台北、台南、高雄、垦丁等著名景点,一品地道台湾风味小吃。

学游北美,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加拿大游学项目
为填补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习成瘾行为的心理干预技能领域”的空白,郑维廉教授带领12名应用心理学专业同学赴加拿大多伦多市的百年学院学习成瘾行为的心理干预方法与初步的技能的相关知识。经过多次沟通,根据学院学生情况和学习要求,百年学院针对性地设计了为期一个月共计56课时的课程,全部由加拿大教师授课。此外,古镇、古堡、大瀑布等北美风情带给同学们心旷神怡的异域之旅。海外游学的另一大收获莫过于让大家的英语口语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小沙盘,大世界,会面你“不认识”的自己
——大连实践项目
刘建新老师为应用心理系的同学们开启了一个通往神秘无意识世界的魔镜——沙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的沙盘。不论是面具本身,还是面具背后的,都有他/她带有的情感,人都有愉快乐观的心态,同样也有伤心悲观的心态。理解事情是从不同的方面,包括面具。或许当大家在那一个小小的空间里面,把脸上原有的面具摘下,我们不保留的面对着对方,甚至没有只言片语。只有沙子轻轻的抚摸,不带言语却深入心灵的呈现。

学不厌多,技不厌细,机会自己掌握
——伟创力企业实践项目
在任课教师侯芬老师的带队指导下, 08级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19名同学,将学习的课堂搬到了珠海目前最大的外资企业、世界五百强之一的伟创力制造(珠海)有限公司。同学们分成5组分别参与到公司日常事物中,不仅体验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工作生活,更是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群策群力,用所学知识面对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同学们的实践内容受到伟创力领导和员工的广泛好评和关注,园区总监Jack li的最后总结发言,更是鼓舞人心,对我们本次校企合作表示高度赞扬,对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充满希望。

生存挑战,你能做到;爱与被爱,感恩亲情
——拓展夏令营项目
在彭建国老师带领下,应用心理专业大学生和一群中小学生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心灵碰撞。孩子们在艰苦的生存拓展中理解了父母工作挣钱的辛苦,在一封封催人泪下的家书中懂得了亲情的真诚与可贵。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着十来岁孩子的思想与天真,回顾活泼年少,憧憬青春激昂。课堂还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我吃苦,我打杂,我在拼搏中成熟;我倾听,我帮助,我用真心育英才
——卓越教育机构实践项目
郭永华老师率38名教育经营专业的同学前往广州卓越教育机构开展实习。经过为期3天的严格细致的培训后,同学们即分散到各校区,跟随指导教师观摩、实习,真切地感受教育经营的酸甜苦辣——将自己的项目推销出去需要克服的困难、招生面临的巨大的同行竞争压力、对招收来的学生进行“卓越”式的教育成败的风险……朝九晚五颠簸劳顿的现实为理想找到了支点,“真刀实枪”的实践一扫纸上谈兵的稚嫩,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

存在,因我有梦想;创造,因我有梦想;成功,因我有梦想。我梦想的是未知的未来
——梦想教练项目
“有梦想的人总会不期而遇”。08、09、10级的部分同学在林绚晖老师的支持下,怀揣梦想远赴西北支教。这是一次特殊的支教:支教的对象不仅是孩子,还有乡村教师;支教的内容不仅有语数外,还有梦想的启迪。最真实、艰苦的教学实践让同学们懂得,讲台上的老师不仅是知识的灌输者,更应该是孩子主动探索知识的陪伴者。

通讯员:田菲菲
审核领导:王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