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要搞教育改革,取决于我们办学的宗旨。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综合性的,办学校最主要的是育人。育人是一个整体。德育和体育不比智育重要性差,而且更重要。
育人的问题我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我已经多次讲的,要让学生懂得做人,懂得回报,所以我说德育教育太重要了。一个学生这一天到哪个教室去上课,他有选择的权利。但是,他去没去上课,上了多少课?我们的管理要跟上。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的辅导员,不是多了,可能还不够。当然辅导员制度也要改,从更大的意义上,辅导员就是学生精神上的导师,起对学生指导、帮助、服务和监督的作用。可以更多地使用研究生,包括优秀的高年级的学生担任这样的导师。
我觉得我们学校可以先行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什么我们每个学生都需要导师呢?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育人是全方位的,这个导师不光是要跟学生联系,还要跟他的家长联系,家长愿意,学生本人同意。因为我们学生进来的时候年龄还比较小,比较嫩稚。没有导师不行,这叫精神导师。大家可能注意到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就有精神导师,
孤立的学校教育,育人的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这方面的投入,我觉得学校应该不惜代价,要调动所有的资源,保证育人的目标。这个前提取决于我们自己有没有爱心。在学校工作上,以人为本首先就是以学生为本。对学生,作为我们做老师的,有没有父爱,有没有母爱,或者用教育学的话说,有没有师爱,这是决定性的基础。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你想,没有水还能叫池塘吗?同样一件事情怎么处理,试金石是假如是你的孩子在这儿读书,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管是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挫折,还是犯了错误,跌了跟头,你会怎么办?
昨天有个好像是艺术传播类的学生找来了,说他因为英语考试不及格,所以不能拿学位证书。跑来跑去各部门对他都很冷漠。我了解了一下情况,说是可以补考的,好像说是一年以后吧。我觉得我们这个制度的规定就不够人性化,更不要说谈到爱心。这个学生在校都没有通过英语考试,说明年你再来,考过了一样可以拿到学位证书,我估计他多半这辈子都拿不了。他离开这个学校一年以后啊,英语往往比现在还差。我觉得有爱心有人性化的安排就是你以学生为本,他自己学得不好,学位证书拿不到,他意识到严重性了,他知道悔恨等等。对我们学校来说,怎么有一个制度安排,去符合学生需要,比如你真是重视你的学位证书的话,我这儿可以让你参加有关的英语培训班,我可以在你还没有走上社会之前,你愿意再花几个月、半年的时间,再给你考试的机会。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否则的话他就基本上不可能。
其实英语考试,我们的要求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刚才我讲到英语好应该是我们这个学校的特点,但是我们英语教学本身也要做大的改革。我顺便讲一两句,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求应该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艺术类的学生,英语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就是口语,你非要他记那么多语法,对他来说用处不大,他可能搞了半天还没搞明白。所以核心就是你怎么以学生为本,帮他去考虑他学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有用。
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服从办学宗旨。我讲过我们大学时学的东西、研究生时学的东西,大部分都忘了。但是一个人进过好的大学和没进过大学还是不一样的,我们一看就是受过教育的人,或者说是有教养的人。那么大学教给他什么了呢,实际上不是说他记住的那些所有死的知识,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更新太快了,你记得住,记得过来吗?我的理解是大学教给一个人领悟事物的能力,教给他悟性,而你没有经过这个教育,你就差一个档次。
所以我们要把我们有限的教育资源,我们学生这么宝贵的青春年华,让他有最大的收获,让他通过几年大学的熏陶和教育,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现代学习型社会中,始终不落伍。这才能称得上是育人,百年育人嘛。
你用这个宗旨来考虑问题,那你思想就开阔了,你这个领域就广泛了,可以突破的东西就多了。因为我们最终是要对这个学生负责任,这样我们才能办出中国一流的教育来。否则,论我们的教学资源,不用说跟北大、清华,就跟很多其他的学校比也确实差太远了,但是他们现在套着行政主导的沉重枷锁,很难动弹,我们则要知道和发挥自己所有的的创新优势,后来居上。
有一个对联说,“牛津教你有中之无,剑桥教你无中之有。”这些名校教什么呢,没教你死知识,教的是那种领悟的能力。这个对联,可以贴出来让大家去领会。我已经跟于风政老师讲了,任何内容要有形式体现,所以我建议开展一个搜集人类思想的精华和警句这么一个活动,在下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新生和家长到学校的时候,在我们的各个地方,墙壁上,图书馆里面,办公楼的外面,甚至包括我们的校园里面,到处都能够领略和沐浴人类思想和精神的光辉。
什么叫思想的殿堂呢,就是来到这里面,接触到的东西都很神圣,我们的自然风光是一流的,但大家知道,世界上有双遗认证,一个是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一个是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我们有了自然遗产,还要加上文化遗产,包括我们中国传统的一些最美的对于我们的学生、对于我们的这个环境、对心灵熏陶又有作用的古诗、古词,我看也可以搞一些。还要请来访名家留言、题词,流传下去就是文化遗产。这样,让人类思想的瑰宝去启发你思考。
哈佛大学新任的女校长讲,教育的功能和理想是照亮人性之美,我觉得在我们的办学宗旨里面应该包含这个内容。大家都知道人性是两方面的,任何一个人包括我在内,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教育就是让你怎么弘扬人性当中善的一面,引领人们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与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弘扬的道德规范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教育的宗旨所在,它指导着我们教改的方向。在这个大宗旨下,你的手脚、你的思路就开阔了。
因为办学主要是育人,弘扬人性善的一面,积极向上的一面,因此,我们实现办学宗旨的手段就是要以正面教育和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上进心,教育学生懂得人的社会依赖性,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要有一套激励机制,比如说我们会学习国际上一些卓有成效的相对评价办法,搞比较评价,发放各种荣誉证书、荣誉学位等等,就是对有各种品行学识专长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彰,对班级、年级、学院、学校综合优秀的前10%、5%、1%学生,发综合荣誉证书,并告之家长和用人单位,以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体育也是一样,重要的不是一个班集合起来上体育课,而是要量体裁衣,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实施和检查不同的增进体育的计划。体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学四年学习,养成终生受用的增进体质的良好健身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这是体育课真正的目标,要按这个目标来组织教改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