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报道 > 正文

综合报道

如沐春风,如聆教诲 ——记钟敬文先生诗文吟诵会

来源:文学院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06-05-24 | 浏览量:

审核人
如沐春风,如聆教诲 ------ 记钟敬文先生诗文吟诵会 为纪念中国一代“国学大师”、“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和北师大广东校友会主办的“钟敬文学术文化节”,于5月19日上午在校图书馆拉开了帷幕。作为文化节的活动内容之一,“钟敬文诗文吟诵会”下午1:30在图书馆负一层举行。 下午1:20在礼仪小姐的引领下嘉宾入场。出席吟诵会的嘉宾主要有: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叶涛先生,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钟少华先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钟宜女士,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叶春生先生,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春先生,《共鸣》杂志社副主编方小宁女士,《神州民俗》杂志社主编刘志文先生等。文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副院长张明教授、总班主任郭海军副教授以及文学院的部分老师和20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次诗文吟诵会。 吟诵会共分四个篇章进行。第一篇章:为学、为人。在同学们饱含深情的吟诵声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钟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钟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倾注毕生心血致力于民俗学的研究,在学术上的造诣堪称精湛。第二篇章:感悟生活。钟先生一生历经坎坷,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于是写下了《小汤山随笔》〉、《残荷》、《再游东山园》等优美的诗文。读者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再一次品味了钟先生笔下那种旷久宁静的美。第三篇章:赞颂。钟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有着高深的造诣,对待生活更是时刻充满了热爱之情。 作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钟先生把人品看成是为人的第一标准,其次才是学问。曾桃李满天下的钟先生,胸襟广阔,赋诗赞扬了可亲可近的乡村教师;而作为爱国的民主战士、学者,钟先生对于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更是敬佩有加。他曾赋诗《水调歌头——访翠亨村中山故居》,在同学们充满豪情的朗诵声中,人们深切地体会到了钟先生访故居时内心对于伟人的钦佩之情。 在《孙中山纪念堂前的月夜》中,钟先生以一颗赤子之心,超越时空与伟人对话。钟先生还畅谈家事、国事、天下事,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不言而喻。第四篇章:回忆往昔,珍惜时光。钟先生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学术,他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当先生在80寿辰时回首过往,不免感慨良多。《六十回忆杂诗》让我们更多地了解钟先生。 吟诵会的尾声由校艺术团合唱由钟敬文先生作词的《中国民俗学运动歌》。在悠扬、激昂的歌声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一代“国学大师”的不朽精神。随之,由钟敬文先生的学生,现任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春先生讲述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问题。整个诗文吟诵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钟敬文先生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礼贤下士的仁人君子风格,无不深深地震撼着每个求学者的心灵。相信这一面不朽的旗帜,将永远引领我们在求学路上勇攀学术高峰。